2023年度 建筑组

云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茭菱校区)排危与新建项目(公建)
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人: 翟辉、石鑫、王凤娇、孙宇奇、郭峥、李艳祥、耿娜、杜娟、严雄艳、翟雪竹、何德亚、李路琴、赵伟、李少峰、梁建玩、李斌、刘波、尹少谦、赵勇清、王兆文
项目概况

云南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茭菱校区位于昆明市五华区茭菱路128号。经专业机构检测并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复核,学校茭菱校区D级危房面积为1.91万平方米,占茭菱校区总建筑面积的80.3%。大面积危房对师生生命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排危工作势在必行。新建项目宗地面积24263.94㎡,净用地面积23845.72㎡,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危与新建项目,用地四周均为规划道路,交通便利;项目用地地势平坦,用地较规整。设计总建筑面积59697.74㎡,其中地上新建建筑面积40445.59㎡,地上保留建筑面积4214.20㎡,地下建筑面积15037.95㎡,容积率1.87;建筑基底面积6318.31㎡,建筑密度26.50%;绿地面积7431.69㎡,绿地率31.17%

对于学校建筑各功能需求而言,用地面积明显较为紧凑,结合周边环境条件,考虑将建筑做整体设计,节约用地,同时形成大气、舒张的建筑形象。规划设计理念为“一心一轴”的总体布局,整体形成有序、简洁明朗的空间秩序感:

一心:以新建教学楼与学生宿舍楼为学校功能中心。新建宿舍A1栋、教学楼A2栋通过连廊连接,宿舍楼B1栋与学生餐厅B2栋同样通过连廊连接,成为交通、空间使用上的中心。

一轴:“飞虎楼历史文化轴线”是设计中贯穿场地南北向的轴线,既是校园的景观主轴,也是体现校园文化的历史轴线。

该轴线从茭菱路起,两翼串起校园核心功能区(新建AB栋校舍)、原有建筑(报告厅及多功能教室),中心飞虎楼矗立,沿线整合农业景观、校史展示、农耕文化等展示内容,止于滇缅大道,形成该校区功能和精神文化上的双重轴线。

校园建设合理控制主要建筑高度、朝向,建筑形体,降低前期建设投资成本,采用合院理念,合理布局校园空间,创造有利于建筑自然通风的场地风环境。同时结合校园内道路,广场,绿地等空间载体,打造“海绵校园”。

项目属于装配式高层公共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桁架结构、减震技术采用屈曲约束支撑(BRB),楼板采用桁架楼承板、墙体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项目还属于高层连体结构,连体位置位于A栋在38.4米、34.8米等位置,采用滑动钢球支座等技术。

技术特点

建筑设计技术特色:

在总图布置中,考虑到学校形象、功能使用等因素,特别是位于用地北侧的飞虎楼作为昆明历史文化脉络的重要建筑,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设计决定对“飞虎楼历史文化轴线”进行强调与延续。通过中轴线串联学校功能区,主轴作为校园的形象入口(平时主要为人行出入口,紧急时消防车出入口),展示农业景观、校史、农耕、蚕桑学堂等本校特有文化;主要新建区域集中于轴线西侧,包括学生宿舍、教学楼、餐厅、地下非机动车及机动车停放等,轴线东侧主要为现状保留可继续使用的建筑,教学楼、报告厅及教师周转房位于该侧。轴线两侧设计景观同时作为灵活用地,保证了学校之后进行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建筑外立面造型设计遵循现代主义风格,外立面造型简洁不失特色,同时根据学校教育建筑的特点,部分底层进行架空与灰空间设计,增加趣味性与学生的活动空间。

结构设计技术特色:项目主体采用钢框架+桁架结构体系,项目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技术,BRB采用等代普通支撑进行主体结构设计,BRB既提供主体结构侧向刚度,同时在中震大震下发挥耗能作用。等代过程需要满足杆轴向刚度和连接单元轴向刚度匹配。对于BRB与框架梁连接位置进行子结构分析设计,同时需要考虑楼板对子结构影响,对连接节点位置进行楼板栓钉的专项设计。

A栋高空38.4米标高位置有两个结构单元的连体结构,连廊做法需要满足大震下的变形要求,支撑连廊的构件和连接要满足中震弹性要求,需要详细设计连接节点详图,满足变形要求;对于高空连廊还存在不确定风险等因素,采用了防坠落措施等构造要求。

项目采用BRB吨位最小为500kN,最大为2000kN,对于高位钢球支座变形最大位移要求500mmBRB布置根据建筑功能和墙体位置等合理布置,方便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项目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墙体采用蒸压加强混凝土墙板,楼板采用桁架楼层板,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钢结构格栅,项目装配率约85%,大幅度提高现场施工速度。结合墙板平整度还有效减薄了面层厚度,提高墙体平整度。主体结构构件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大幅度提高现场施工进度,做到连续性安装,减少现场焊接量,大大提高整体结构抗震性能。

设备专业技术特色:

给排水专业:

项目功能复杂、用水量大、用水需求多种多样,给排水专业在满足建筑舒适、适用、安全、卫生等要求下,严格遵循节能、节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

    主要设计有:生活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实验室废水处理排放系统等。充分利用市政压力采用分区供水,市政水压不足的楼层采用变频供水设备供水;热水系统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组合加热的方式制备热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污废合流制,餐饮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和生活污水汇集至化粪池处理后,优先进入中水处理站处理回用,多余的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秉持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采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地面及渗透雨水口等就地入渗,实现源头雨水的径流总量、峰值和污染控制;实验室废水单独设置专业的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系统。

电气专业:

项目为高等院校,需充分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结合项目特点,电气专业合理配置配变电所,使其位于负荷中心,控制变压器供电半径不大于200米,变压器采用SCB14型,三相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合理确定供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供电,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三相负荷的不平衡不大于15%;合理选择电缆、导线截面、线路路径,采用铜芯电缆、导线,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一般工作场所采用细管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尽量利用天然光;公共照明、动力分类计量。

弱电设置安全防范系统(由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等组成),有线电视、综合布线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

暖通专业

1.工程所在地属温和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条件良好。各房间通风设计本着“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结合建筑设计,合理利用各种被动式通风技术强化自然通风,优化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既能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度需求,同时也满足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标准。

2.平时通风系统结合消防系统设置,使其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

3.针对暖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等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通风系统上设置了有效的消声减振措施;同时对于厨房排油烟系统,对油烟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