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为公路市政化改造项目,路线(主线)全长8200m,按双向8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道路红线宽度50m,设计速度60km/h。道路新设3座人行天桥、2座人行通道、改造4个互通式立交节点,拼宽主线桥及新建匝道桥合计969m。道路全线同步实施给水、雨水、污水、绿化及绿化给水、交通、照明、强电、弱电、燃气等相关市政配套工程。
(一)先进性与创新性
1.因地制宜,合理分配断面,集约土地。根据周边用地规划、交通需求、沿线现状输油管、铁路等限制因素,因地制宜分段设置不同的道路断面。方便两侧地块整体开发,提高土地整体价值。
2.8200m全程无红绿灯,打造昆明主城-安宁半小时经济圈。全线未设置信号灯,通过立交等进行交通转化,提高通行效率及安全性,缩短昆明与安宁的通达时间,助推安宁快速融入昆明半小时经济圈。
3.道路全程采用客货分离的交通组织形式。本项目是昆明市的建设项目中首次采用客货分离的城市主干道,显著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通行效率。
4.全线采用自发光标志牌。自发光标志牌相较于传统标志牌优势明显,为安宁市首次使用。
5.采用不停车超限超载雷达检测系统。本工程创新性采用货车不停车超限超载雷达检测系统,实现了从人力治超到科技治超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治超效率。
6.采用叠合梁拼宽现状桥,工艺新、造价省、结构效率高。现状奥林匹克大道为预制小箱梁桥,本工程采用叠合梁形式与老桥拼接,兼具有美观、少维护、结构效率高、造价省等优点,对奥林匹克大道现状交通影响最小。
7.打造“疏林草地”景观。按照"千树彩云迎客履,万叶碧涛涤风尘"设计主题,采用“上林-中空-下草”模式打造出疏林草地景观,林冠线此起彼落,疏密有致,简洁通透、自然生态。建成后得到了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市民的高度赞扬。
8.华灯初上,霓虹万里。道路两侧布置华灯,灯型优美,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丰富道路沿线夜间美观效果,极具观赏性和照明效果,大大增加道路辨识度。
(二)采用绿色低碳技术与效果
1.全线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打造低碳生态环境。本道路采用下凹式绿化带,充分发挥绿化带对雨水的吸纳、滞蓄作用,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缓解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压力,减少径流污染。
2.公交+慢行,倡导绿色出行。全线共设置7对公交站台,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实现“公交+慢行”的无缝衔接,倡导群众绿色低碳出行,降低小汽车出行比例及尾气排放,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3.排水全线重力流、减少能源消耗。道路全线共有12处现状水系,需穿越3处人行通道及4座立交,且道路沿线起伏大,最大高差约35m。优化排水设计后,雨、污水依然实现重力流,未设置提升装置,避免了后期大量的电力能源消耗,真正实现低碳节能。
4.分质供水,降低能源消耗。本工程设计市政给水管供市民饮用;另外设置绿化给水管并在沙河边增设取水点,用于绿化浇灌和道路浇洒,做到“优水优用”“分质供水”,节省了大量水处理的能源、费用消耗,与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的理念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