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高速公路底层快速道路分为新机场高速公路主线K线及天府机场高速支线A线的底层快速通道。其中,K线起于天工北六路,止于华龙大道口。A线起于武汉路东段止点,止于冷家河坝枢纽节点,含科学城东路连接线、双简路立交节点及高庙山立交节点。
新机场高速公路、天府机场高速作为服务于天府新区长远发展目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高速公路,与成都主城区共同形成国家西部的区域性门户枢纽,支撑区域的空间布局和经济、产业一体化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对路网的完善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将能有效的连接区域各主要交通干线,形成高速有效的交通网,更大的方便客运,物流的运输,同时也带动了沿线的经济高速发展。
随着成都科学城、新兴工业园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该片区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项目建设有利于推进天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项目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出行环境,满足成都科学城、新兴工业园区域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至新机场的通行能力,增强其为天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主线K线路线全长6.732km,支线A路线全长约10km ,总投资24.6亿元。项目于2018年8月开工, 至2021年10月通过初验。
1、底层道路在高架桥投影线内布设,合理利城市空间。
底层快速通道K线主线的道路中心线完全是拟合机场高速K 线左、右线之间宽度平分线进行敷设,其路线走向与机场高速K线一致。道路宽为45.7m,人非共行车道充分利用上层高架桥双柱墩之间的空间。
底层快速通道 A支线路大致东西走向,与天府机场高速 A支线走向完全一致;A线右线的道路中心线完全是拟合天府机场高速A支线左、右线之间宽度平分进行敷设。道路宽为47.7m,侧分带为上层高架桥桥墩所占空间。
底层快速通道在上层高速公路高架桥投影面内布设,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节约征地旨用,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高架桥底层道路杂填土综合处治。
路线所经区域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坡残积层、坡洪积层,中更新统冲积层,白垩系下统苍溪组、白垩系上~下统夹关组。特殊性岩土为弃土、软土、膨胀土。弃土主要为机场高架桥施工便道和辅助操作平台弃填土,成分杂乱,压实度不均,不能作为道路路基。下伏软基未进行处理,具承载力低,结构不均匀、疏松,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大面积分布于场区表层,且目前机场高架桥仍在施工,弃填土范围和厚度仍在不断变化。大部分的上层高架桥系梁或承台高于原地面线、施工便道及桥梁施工平台。设计根据杂填土厚度,桥墩系梁高度,基底是否有软土采取全部清除、清除部分结合旋喷桩(搅抖桩)、全部采用旋喷桩(搅抖桩)对杂填土及软基进行处理。
3、底层道路路基填筑对既有上层高速桥梁桩基的保护。
新机场高速公路以高架桥的形式通过,而底层通道在高架桥的投影面下布设,上层高架桥的桥墩在底层道路施工前完成。底层道路填筑对上层高架桥的桩基产生水平及竖向变形,降低上部结构的安全性能,影响上层道路的安全运行。为确保上层高桥的安全,底层道路设计时采用由钢板、砂砾石、混凝土组成的结构对桥墩进行保护。
4、软土地段底层道路桥头过渡段采用泡沫轻质土填筑。
本项目位于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底层,若采用常规填筑,桥台锥坡会对上层高速道路的桥墩形成侧向挤压,造成安全隐患。常规桥头路基需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工程造价相对较高,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桥头路基容易跳车,同样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保证公路运营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拟采用泡沫轻质土浇筑桥头路基。软土地基地段桥头路基采用泡沫轻质土填筑,利用泡沫轻质土的无变形性,减小桥头路基的沉降,从而减轻桥头跳车现象;利用泡沫轻质土容重小的特性,可以减小地基的处理深度,从而节约工程造价。
5、采用U型槽主体结构,结合双排桩、组合桩加固上层桥墩。
船槽工程位于天府支线(A线),下穿科学城东路跨线桥、双简路跨线桥。顶层为新机场高速公路,以桥梁通过;中间为跨线桥;底层为下穿船槽。船槽地段地层基岩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覆盖层以弃土、粘土、粉质粘土、卵石为主。船槽两侧为上层高速公路桥墩和辅道,辅道荷载和土压力对上层高架桥的桥墩生产偏压,影响高架桥的安全,设计在辅道下采用双排桩对桥墩进行保护,双排桩对于辅道起到支撑作用,对于桥墩起到减轻侧压力的作用。
6、避让高速铁路保护区的措施。
车城互通B匝道处于成渝高铁20m宽的保护区内,匝道与底层道路面最大高差9m,为节省空间,减小道路对铁路的影响,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在匝道与底层道路之间设桩基托梁挡土墙。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每片托梁上根据挡墙高度设2~3根桩,较常规桩基托梁挡土墙理念较先进,同时,在软弱地基,高地下水地段,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进度。